新聞中心
清華大學/哈工大/武漢理工大/華中科技大/南京工業大學五大高校盛裝參加:2019深圳國際鋰電技術展覽會
2019-10-15 11:35:42
清華大學、哈工大、武漢理工大、華中科技大、南京工業大學五大高校盛裝參加IBTE深圳鋰電展,歡迎蒞臨參觀。
清華大學,展位號:8C58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鋰離子電池技術的研究始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是國內較早開展相關領域研究的科研機構之一,致力于鋰離子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相關的工程科學問題研究,基礎創新研究,及產業中的工程問題解決方案。通過學科交叉與綜合,以材料化學為核心,通過多學科協同創新,開展材料化學及材料化工的應用基礎創新研究和產業化技術研究,以解決鋰離子電池安全性、長壽命、可靠性的問題。還開展了電池安全性可靠性評估技術,電池成組一致性的研究。幫助企業掌控技術方向,協助企業培養人才。目前擁有近1000平米實驗室,發表SCI論文300多篇,授權發明專利320多項,出版專著5部。10多項成果實現了產業化。
哈工大,展位號:8C55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化學工程系隸屬于化工與化學學院,建有化學工程與工藝(電化學)專業,該專業成立于1962年,是國內最早建立電化學本科專業的高校之一。本專業被教育部認定為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和卓越工程師計劃建設點。1982年在我國首批建立碩士點,2000年建立博士點。建有新能源轉換與儲存關鍵材料技術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化學電源與金屬電沉積省級重點實驗室。迄今已培養本科畢業生2000余人,碩士生400余人,博士生200多人?,F有教師25人,包括教授13人、副教授6人,講師6人。在化學電源和表面處理等領域的科研成果工程化、產業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培養了一大批行業領軍人才和管理骨干。
武漢理工大學,展位號:8C57
武漢理工大學納米重點實驗室,依托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于2009年成立。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武漢理工大學首席教授麥立強任主任。世界著名電化學專家Donald Sadoway教授、中科院院士趙東元教授、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劉俊研究員任學術顧問。實驗室主要從事納米能源材料與器件領域的研究,包括新能源材料、微納器件等前沿方向。擁有X射線光電子能譜、二維面探XRD、SEM、針尖增強激光拉曼-原子力顯微鏡連用系統、電子束光刻系統、半導體特征分析儀等一系列先進儀器設備。近年來主持和承擔了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國際合作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專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項目近30項。
動力與儲能電池實驗室成立于2008年,在華中科技大學率先開展鋰離子動力與儲能電池的研究。主要從事新型能源材料與器件領域的研究工作,涵括鋰離子動力與儲能電池、鋰硫與鋰空電池、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承擔了包括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科技部“863”專題和重點課題、科技部和基金委國際合作項目(中德電動汽車、中英儲能電池)等10余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以及企業合作項目,研究成果在華為、寶武、萬潤等企業獲得應用。實驗室秉承“又紅又專,能文能武”等理念,培養了上百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博士畢業生80%以上赴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大學伯克利等名校從事博士后研究,目前已有10人成為教授。
南京工業大學,展位號:8C59
南京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于2007年6月。學院在校本科生千余人,設有兩個系(新能源科學系和能源工程系)、三個本科專業(新能源材料與器件、能源與動力工程和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學院專任教師40余人,其中教授9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中組部“千人”2人、中組部 “青年千人”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江蘇省特聘教授1人。學院教學科研用房5000余平方米,實驗設備總值3000余萬元。學院還擁有國家熱管技術研究推廣中心、江蘇省高效工業節能裝備工程技術中心、電化學儲能研究所等各級科研機構(中心)5個。我院在能源領域的科研實力和社會影響力得到了業界公認,為進藏鐵路等重大工程做出重要貢獻。學院碩博研究生百余人,已形成了從傳統能源到新能源、從本科生到高級專業人才培養的完整體系。
聯系我們
展商中心
電話:
+86-21-61170511
郵箱: heli@heliexp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