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規模化:全球電動汽車產業新走向——記2019中國(深圳)全球電動汽車產業生態鏈高峰論壇
2019-11-14 09:24:58
11月4~6日,以“智慧中國?電動出行”為主題的2019中國(深圳)全球電動汽車產業生態鏈展覽會暨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
國內外百余名政產學研專家學者、8場主題論壇峰會、全球電動汽車產業生態鏈上下游400余家知名企業出席,涵蓋從材料和零部件端,到整車端、再到充電及運營平臺端各個環節,共議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新方向。

?從中國選擇到全球選擇
中電聯黨委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楊昆表示,近年來在政府部門政策指引、電動汽車產業鏈各環節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到344萬輛,成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國,純電動汽車保有量占全世界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半壁江山,已構建起相對完整的電動汽車產業體系。
選擇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突破口,帶動各類新能源汽車的全方位發展,這是中國政府十年前作出的。從2009年到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的主體是純電動汽車,保有量也從幾千輛上升到2018年的260萬輛。
中國鋰離子電池的比能量,從100瓦時每公斤提高到300瓦時每公斤,中國在全球建立了最大的鋰離子電池產業鏈,全球十大電池供應商七家在中國,其中包括第一名和第三名。這些事實證明了我們的發展是有成效的,這是中國首次在全球率先成功大規模地推廣高科技的民用消費品,數量占全球的53%以上。
“電池價格是產業目前最大的焦慮,車輛對價格非常敏感的,所以價格就非常的重要。”清華大學鋰離子電池實驗室主任何向明表示, 下一階段電池的成本會非常低,2020年底,每瓦時可以到0.7元。”
從全球汽車產業發展來看,在2016年,全球基本都轉向電動汽車,包括德國的三大汽車企業,包括美國的通用電器公司,現在也包括日本的幾家企業也都開始朝這個方向轉型,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已經形成了從中國選擇到全球選擇的趨勢。

?企業加速布局電動出行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畢亞雄表述,電動出行是當今社會需求最為迫切、行業成熟度較高、規模最大、成長速度最快領域之一。新能源電動汽車不僅正在改變著未來的出行方式,還將對汽車產業的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比亞迪汽車對公銷售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吳允杰坦言,受補貼退坡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近期出現下滑,但比亞迪早已預料到補貼退坡后的影響,并通過涉足全產業鏈、完善產品、技術、服務、推進合作等方式長遠布局。未來比亞迪將在電池續航、安全、用戶運營及服務領域發力,打造一個新能源的良性閉環。
新能源技術和充電設施高端裝備制造企業深圳市永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朱建國談及對未來市場觀點時說:“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有效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過去幾年里得到蓬勃發展,充電技術和充電基礎設施正在快速發展。

?動力電動化+能源轉型升級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表示,從技術角度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一端是材料,一端是能源。從材料,到新材料,再到核心部件動力電池,從動力電池到三電,到動力系統,再到整車,這是產業鏈的一端;而另一端就是新能源車要充電、加氫等等,這一端就涉及到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轉型升級。這兩端的所有環節有序銜接共生發展形成閉環,就是新能源汽車或者說電動汽車產業生態鏈的全部。
歐陽明高對于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生態鏈的未來發展歸納為三大革命:一是從電池到電動汽車的動力電動化革命;二是能源低碳化革命,這是能源發展的重大機遇;三是系統智能化革命。將動力電動化、能源低碳化和系統智能化三大革命鏈接起來,就構成了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生態鏈未來的全部。
南網電動汽車公司董事長鄒大中說:“在技術創新方面,我們已掌握能源,互聯網核心科技為目標,自主研發并梳理科技品牌,布局下一代物聯網、區塊鏈、能源互聯網等新興技術領域;瞄準市場方向,引領技術創新,無線充電,快充、車網智慧互動及綠色微網技術等成果,明年將建成大型的大功率快充示范站和即插即用商業化,這些將使我們的公共充電更快、效率更高。”
特來電董事長于德翔表示,“沒有大規模的充電設施,電動汽車將無路可行;而規模化發展電動汽車所面臨最大的挑戰,即充電樁無序充電必須終結,必須建立充電網。未來充電運營商就只有3到5家,充電運營商真正賺錢的地方將會是網上流動的數據、流動的客戶,這個行業短期看充電樁的數量,中期是充電網的電類,未來是流量。”
小桔充電能源事業部總經理解晶晶分享了滴滴在充電領域的探索:“基于滴滴平臺,小桔整個團隊都有互聯網的基因,數據和對于用戶的洞察是我們對這個行業最有價值的東西。基于車輛運營場景,不斷地在探索如何把充電運營這件事情做得更高效,體驗做得更好,然后能夠更好為整個生態進行服務,我們聚焦在體驗和效率的深化方面。”
聯系我們
展商中心
電話:
+86-21-61170511
郵箱: heli@heliexp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