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寧德時代與比亞迪技術碰撞 動力電池戰場拉開序幕
2020-05-26 17:49:05
近日,寧德時代、比亞迪兩家企業動作頻頻,在技術競爭上已經有了火藥味。寧德時代也接連發布兩則視頻,回應此前比亞迪“三元鋰電池=針刺測試不安全”的暗示,并表示自己早已掌握三元鋰電池通過針刺測試的技術。
此前,寧德時代曾表示,刀片電池是2016年量產的CTP結構創新概念中的一種,并且其稱比亞迪刀片電池的針刺實驗是‘濫用測試’。對此,比亞迪高管李云飛喊話寧德時代“不服你也來扎一個”。
于5月22日,寧德時代發布視頻,并透露了寧德時代電池包太堅固,鋼針根本刺不穿的信息。
技術互懟背后,是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的市場份額激戰。2019年,寧德時代在中國動力(15.940, 0.16, 1.01%)電池領域市場份額為51%,高于比亞迪的17.3%。但磷酸鐵鋰電池回潮、比亞迪動力電池業務即將獨立、并向第三方主機廠供貨,有意挑戰寧德時代的老大地位。
三元鋰與磷酸鐵鋰電池對抗的背后,是兩大動力電池巨頭之間的暗戰
根據公開資料,三元鋰電池的正極材料分解溫度在200攝氏度左右,磷酸鐵鋰電池則在700攝氏度左右。磷酸鐵鋰電池的材料熱穩定性高,更容易通過針刺模擬的短路實驗。
寧德時代內部人士認為,現實狀況下,電芯被針刺的情況不會發生,電池包底部被“鈍刺”和擠壓才更符合真實場景。5月18日,中國動力電池的第一份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確實取消了針刺測試,也不再單獨對針刺試驗進行評價。
兩家動力電池巨頭隔空PK的起源,始于比亞迪最近發布的刀片電池。3月29日,比亞迪刀片電池面世,仍采用磷酸鐵鋰技術,主要是通過改變電池包結構來提升性能。
通常,動力電池由“電池單體(CELL)-電池模組(Battery Module)-電池包(PACK)”三個結構層次組成。比亞迪刀片電池則跳過了電池模組,直接將單體做成刀片形狀,然后組裝為電池包,減輕了結構重量。比亞迪方面表示,相較傳統電池包,刀片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及重量能量密度預計可提升50%以上。
除了能量密度高,刀片電池主打的另一大優勢是“安全”。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發布會上稱,“刀片電池將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里徹底抹掉?!备鶕葋喌蠈ν夤嫉膶嶒灒瑢⑷囯姵睾偷镀姵匾煌M行針刺測試時,刀片電池無明火、無煙,表面溫度在30-60攝氏度,三元鋰電池則劇烈燃燒,表面溫度超過500攝氏度。
而寧德時代是中國動力電池領域主要的三元鋰電池生產商。2019年,磷酸鐵鋰電池的裝機量份額為32%,三元鋰電池則為62%。在磷酸鐵鋰時代,寧德時代份額并未與比亞迪、國軒高科(27.180, 0.00, 0.00%)拉開差距。正是憑借三元鋰電池技術積累,寧德時代市場份額于2017年反超比亞迪、國軒高科,成為國內動力電池龍頭。2019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中,寧德時代份額為51%,比亞迪為17.3%,國軒高科為5.3%。
因此,技術路線之爭成為兩大動力電池巨頭之間的暗戰。
動力電池技術上的你來我往,可窺見出其材料創新上鮮有進展
兩者在技術上你來我往,但作為動力電池企業,不得不承認近兩年,中國動力電池技術在材料上的技術創新鮮有進展。
就拿兩者爭議的CTP結構創新,兩家的電池只是對電芯結構和布局上進行了創新。通俗的講,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只是在比誰在有限的空間里裝了更多的電芯,以提高單體電池的能量密度。
而據寧德時代的曾毓群透露與特斯拉合作開發的新型動力電池,其成本更低、性能更強。
成本更低、性能更強的背后,是該新型電池將降低對鈷材料的使用,使用壽命將達到100萬英里,合160萬公里,將電動車成本降低到汽油車水平。預計,特斯拉將在5月底的“電池日”公布跟多細節。
動力電池市場群雄逐鹿,誰會成最后贏家還未可知
從多方信息顯示,這一技術與馬斯克早期資助的,全球最高產的電池研究團隊之一的美國電池專家杰夫·達恩團隊有緊密關系。因為,目前寧德時代主要產品為三元鋰電池,此次與寧德時代合作開發新型動力電池,杰夫·達恩( Jeff Dahn )和他團隊的兩名工程師參與其中。
在動力電池生產上,特斯拉早有規劃。目前馬斯克正在探索和實施高速和高度自動化的電池生產線,這將降低電動汽車的成本,增加產量。如果得以實現,馬斯克曾透露屆時特斯拉的動力電池產能將是內華達“千兆工廠”的30倍。
除了特斯拉自產動力電池,大眾在去年5月也曾表示,將斥資10億歐元,在下薩克森州的Salzgitter自建動力電池工廠。此外,大眾還表示將繼續在歐洲建設動力電池工廠,以確保他們押上了身家性命的“電動化攻勢”能夠得以順利實施。
此次,大眾收購國軒高科也是為完善其動力電池供應鏈。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跨國車企紛紛布局建立自己的動力電池企業成為趨勢??梢灶A見,在動力電池領域一場以車企為主導的技術競爭已經開始。
近日,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王傳福卸任法定代表人和公司董事長。據統計,今年王傳福已經陸續卸任了12家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結合此前比亞迪表示將分拆電池業務,向外部供應的戰略來看,王傳福卸任多家子公司職務的背后,正式讓各業務板塊實現業務上的獨立,讓零部件業務市場化運作,不再局限比亞迪自身內部。
寧德時代和比亞迪近期在技術上的“互懟”,正是動力電池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表現。對于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而言,真正的戰場才剛拉開序幕,誰會成為此次戰場上最后站著的人還未可知。
聯系我們
展商中心
電話:
+86-21-61170511
郵箱: heli@heliexpo.cn



